工程論壇

徵各領域論壇主題之主席 (Symposium Chairs)

對象:國內外大專院校教師、研究員、業界專家。

會議訂於2023年12月1日~2日,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寶山校區召開。

論壇主席之任務包括:

  1. 擬定論壇主題。
  2. 邀請至少6篇以上文章 (兩頁長摘要便可) 。
  3. 審查稿件。
  4. 主持該論壇。

若您願意擔任研討會論壇主席,請於112年9月25日10月31日前填寫CSME2023研討會工程論壇網路申請表單

A14 顆粒物質流分析與應用

林正釧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 助理教授

李庚霖 國立中興大學機械系 助理教授

顆粒物質流(Granular material flow)廣泛出現在大自然災害以及許多工業應用問題中。如何針對顆粒物質流的流變行為進行準確地預測對於災害防治以及工業製程至關重要。藉由理論模型的建立、實驗分析、數值模擬以及跨領域整合的技術如人工智慧等等,我們將進一步探討此種複雜流體領域中的各種相關問題。本論壇歡迎所有與顆粒物質、多相態顆粒流等相關之研究進行投稿。

A15 系統與能源

王文豫 國立台南大學綠色能源系 助理教授

林大偉 國立台南大學材料科學系 教授

能源議題之重要性不言可喻。舉凡工業至交通與民生各種活動均需要能源,尋求新能源、探究各項能源永續議題、節能控制與開發及相關之整合領域課題已成為很重要之主流研究。本論壇旨在交流相關之能源永續開發與應用、節能設計與再生能源技術及其他相關議題等。

A16 永續能源科技與熱流分析

翁輝竹 中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 教授兼系主任

因應政府六大核心戰略產業的發展,解決技術上所遭遇的能源與熱流問題的相關研究更趨重要,舉凡半導體、國防航太、生技醫療、綠電與再生能源,以及民生與戰備等產業,皆存在深入研究之需求。本論壇旨在交流能源科技與熱流分析有關的研究發現與成果。徵稿主題包括:熱傳學、流體力學,熱流量測與實驗、動力學分析與模擬,以及創能、儲能、節能和能源系統整合相關議題。

A17 結合再生能源之電解產氫技術開發

李純怡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機械工程系 助理教授

潘俊仁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系 助理教授

為因應全球再生能源之開發,各國須面對發電不穩定等問題,因此,儲能技術的開展將會是全球邁向2050年淨零排放之發展重點之一。若能將再生能源配合低成本之電解產氫技術,產生之氫氣可作為能源載體加以儲存,當電網供電不足時則可釋放所儲存之氫氣,藉由燃料電池發電來作為電網消峰填谷之對策;或可藉由直接燃燒氫氣來產生電力。因此,氫氣的來源將是氫能發展之重要關鍵因素。本論壇歡迎與產氫技術相關之論文投稿。

A18 永續能源系統

謝瑞青 勤益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 副教授

面對實現淨零目標的困難挑戰,相關的減碳及負碳技術正在蓬勃展開,然負碳技術尚未成熟,故當前焦點仍在於碳中和及再生能源等領域。為促使各研究單位在能源議題上能廣泛相互交流,只要涉及工業節能、廢熱回收、再生能源、氫能及儲能等相關技術,皆歡迎投稿於本論壇,我們期待共同分享在這些領域的最新成果。

A19 微流體技術應用於化學分離與合成

顏毅廣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機械系 副教授

蔣雅郁 台灣大學機械工程學系 副教授

微流體技術所包括優點,其中有高效、精確和可控。這些優點使微流體技術成為化學分離和合成的理想技術。在化學分離中,微流體技術可用於分離不同組成的流體,例如混合物、溶液和懸浮液。在化學合成中,微流體技術可用於合成化學物質,例如藥物、材料和燃料。常用的合成方法包括催化反應、聚合反應和酶促反應。隨著微流體技術的技術成熟與產業的投入,未來在化學分離和合成方面會具有更廣泛的應用。

B13 機械材料科技與應用

鄭秦亦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機械工程系 助理教授

張祥傑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機械工程系 副教授

智慧工業科技是整合了自動控制系統、計算機、機器人與資訊工程的應用技術,用於處理工業中的不同製程並以機械取代替人力同時提高生產力。智慧工業科技與控制技術,包括AI深度學習、無人載具、車用電控系統、伺服驅動系統、綠能科技管理、影像光學辨識、聲音辨識、感測器應用、致動器開發設計、邏輯控制設計、運動控制、儀表設計、工業機器人、圖控軟體設計和工業資訊管理系統等課題,本論壇旨在交流技術相關的控制、量測、和元件等創新技術,徵稿主題包括:AI深度學習、無人載具、車用電控系統、影像光學技術、聲音辨識、感測器應用、自動化元件技術、工業機器人應用及其他相關議題等。

B14 載具機電整合工程與技術

楊介仙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車輛科技研究所 教授

隨著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載具(車輛、飛行器、水面載具、水下載具等)工程與技術之創新與應用可謂一日千里,諸如感測器、控制器、致動器及其機電整合技術等,而無人載具研發(如自駕車、UAV、無人駕駛船等)亦逐步改變人類的生活,科技發展始終與載具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載具可為各種科技產品及其整合之發展平台,值此時機,藉「載具機電整合工程與技術」之工程論壇,將可與國內學術界、產業界、及研究機構間之學者或研究人員相互分享各自研究領域的經驗與心得。

C11 工具機設計分析與測試

詹子奇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系 副教授兼進修推廣部 推廣教育中心主任

精密機械是工業化國家國力的指標,其中又以工具機為代表,本論壇希望能夠促進我國工具機設計、模擬分析、測試、量測與加工應用技術的提升與發展,進而提高我國產業的競爭力。

D14 3D列印技術與應用

郭啟全 明志科技大學 機械系 教授兼系主任

"早期的快速原型(Rapid Prototyping, RP)技術,於2009年由美國材料和試驗協會(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 ASTM)重新命名為積層製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 AM),並訂定相關標準與規範,此技術也是目前常見之三維列印技術(three-dimensional printing technology,3DP)。3D列印技術能夠製造出幾何形狀複雜的零件,因此3D列印技術亦有聖誕老人機器之雅號。本論壇旨在交流3D列印技術與應用等創新技術, 徵稿主題包括:金屬3D列印技術與應用、高分子 3D列印技術與應用、快速模具技術與應用、真空注型技術與應用以及Moldex模流分析與應用….等。 "

D15 生醫材料與創新知識

張漢釗 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儀器科技研究中心 研究員

本論壇討論生醫材料在臨床使用上遭遇的問題,並期望整合跨領域的知識或方法開發新的生醫材料供臨床研究。

D16 雷射加工技術與應用

曾釋鋒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 副教授

丁健芳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機電工程學系 助理教授

根據Grand View Research統計,全球雷射加工市場從2021年174.8億美金至2030年其產值預估高達約382.2億美金,其中2021年氣體雷射應用市場佔比超過55%。隨著「光製造時代」的來臨,雷射加工被廣泛應用於半導體、光電、生醫和軍事等產業之金屬與非金屬材料加法和減法加工製程。透過本論壇於雷射加工技術與應用之研究成果分享,深入瞭解雷射加工機制、材料加工技術和前瞻產業應用。

D17 材料加工製造與結構之探討

林哲宇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系 助理教授

黃中人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 助理教授

本論壇圍繞常用機械材料(如金屬)之加工製造,包含塑性加工、焊接、切削、熱處理、積層製造等,主軸為機械材料加工技術之發展前沿及相關應用,或機械性質與微結構變化間關聯性等議題,如金屬材料相變化後的機械性質、非傳統加工製造、複合材料製造、機械材料之微結構分析等領域。

D18 金屬加工

楊侑倫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製造科技研究所 助理教授

隨著能源價格的上漲以及為了降低各行業對環境的負面影響,環保永續已成為金屬成型技術的關鍵問題。先進的成型技術允許以消耗更少的能量製造產品,並且它們使產品具有更輕的重量和更好的機械性質。通過研究加工技術對微觀結構和結構性能關係的影響,可以開發更堅固、更輕的材料。數值分析方法,如材料的本構模型和有限元素分析,可用於預測成形的最佳參數並減少測試生產的次數。本論壇誠邀您加入並分享您在金屬成型技術和環保永續相關各個領域的研究。

D19 工具機智慧化技術及製造應用論壇

李坤穎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智慧自動化工程系 助理教授

工具機製造加工精度多仰賴相關領域專家之經驗及知識法則。然而,工具機加工時之誤差有40%至70%是由熱變位所造成的,工具機熱誤差問題長期以來受到產業界與學術界的關切。因應工業4.0的發展趨勢,生產製造朝向數位化、智能化及預測化之發展,本論壇旨在交流相關的工具機智能化技術與製造相關應用。徵稿主題包括:工具機智慧化相關研究、智能化工具機熱誤差補償及抑制技術、工具機人工智慧學習技術、智動化技術、材料製造其他綠色工具機相關議題等。

D20 地球永續發展中關鍵的先進材料及製程技術

陳道星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 教授

施士塵 國立成功大學機械系 副教授

《巴黎協定》簽署後,全球關注碳減排和節能等地球永續的問題。2021 年第 26 屆締約方大會達成減少煤炭使用量的協議,旨在減緩環境溫度上升的進程。 作為技術開發的一線研究者,我們應該更多地關注環境和能源問題。

在環境問題上,我們可以開發具有高碳吸附和碳轉化效率的材料。使用天然材料也可以減少石化過程的碳足跡。開發多種有助於提高流程效率的方法。在節能問題上,提高能源效率、減少能量損失的先進材料包括更加多樣化的技術,如增加半導體材料的導電率、降低電阻值、散熱能力等。此論壇旨在聚集學者們交流及展示在先進材料、循環經濟、綠色製程以及能源擷取等有利於環境保護及永續經營的挑戰方面取得的進展,以實現環境保護、節能、 減碳、循環經濟的先進設計以及應用相關的問題心得分享。

D21 智慧製造穿戴精密量測裝置與穿戴輕量化技術論壇

劉建宏 國立中興大學機械工程學系 教授

陳紹賢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 教授

本論壇規劃有兩個重要主題,第一主題將發表智慧製造穿戴量測裝置的新研究技術與可商品化的研究成果,第二主題將發表產業減重輕量化的新技術與發展趨勢,歡迎相關研究的學者投稿至本論壇一起分享與交流。

D22 工具機與功能材料

曾立維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機電工程系 副教授

蔡朝伊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 助理教授

工具機製造業一直是臺灣機械產業之母;而功能材料指具有獨特光、電、磁、熱、化學等特性以及特定應用的材料。本論壇旨在交流工具機與功能材料之相關研究和技術,歡迎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與學者投稿至本論壇分享與交流。

D23 醫療器材測試及驗證

蕭銘華 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儀器科技研究中心 生醫平台與育成組 研究員兼組長

醫療器材係以儀器、裝置、器械、材料、植入物、體外檢驗試劑或其它等物件,達成疾病的診斷、預防、監護、減緩、治療等功能之器材。本論壇係以醫療器材為主題,歡迎與醫材開發及法規測試驗證相關之先進投稿論文,一起分享交流研究成果。

D24 精密磨拋加工技術

何靖國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 助理教授

磨與拋在精密加工技術裡是追求形狀精度 (form accuracy)、表面粗糙度 (surface roughness) 與尺寸精度的重要手段之一,加工時的變數是非常複雜,通常伴隨著有熱、力量、振動等複雜的交互作用,這還不包含機台本身剛性、參數設計、材料等因素,往往造成尺寸和形狀精度、表面粗糙度、燒傷和裂紋等等無法預期的結果,大大影響產品的表面品質與生產效能。本論壇徵稿主題除了專注於磨與拋的加工技術外,亦非常歡迎包含如:CMP化學機械研磨製程、電/磁研磨拋光,浮動拋光,磨料相關加工技術與其他加工議題,都是本論壇探討的範疇。希望藉由這次的論壇與交流,深入探討機械工程領域的創新加工技術與分享實際應用案例。

D25 綠色智慧製造技術及應用

徐啟華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機電工程學系 助理教授

詹彥信 逢甲大學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學系 助理教授

綠色智慧製造技術及應用是一個整合智慧製造和綠色能源之兩大領域,已實現製造業工廠之綠色低碳轉型,並達到減少負面環境、經濟或社會的影響。從綠色能源發展、材料與關鍵零組件開發、製程節能減碳設計等技術,都可看到綠色智慧製造的應用。本論壇旨在探討綠色能源和智慧製造相關技術的發展及應用,歡迎並邀請相關主題之研究與成果進行投稿,藉由成果交流和討論促進產業在智慧機械趨勢下之落實和應用。

D26 智慧製造與非傳統精密加工應用論壇

林岳鋒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 助理教授

黃智勇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 副教授暨系主任

智慧製造與非傳統精密加工應用論壇已經成為現代製造業的重要趨勢,這兩者的結合為生產過程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智慧製造是一種整合了物聯網(IoT)、大數據分析、人工智慧(AI)和自動化技術的製造方法,旨在實現更高的生產效率、質量控制和能源利用效率。這使製造商能夠更靈活地應對市場變化;而非傳統加工是相對於傳統的切削和成形方法而言,包括3D列印、雷射切割等,這些方法通常能夠實現更複雜的幾何形狀,並減少浪費材料的情況,非傳統加工技術還具有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潛力,本論壇擬透過相關學者及研究團隊的論文發表與技術分享,使與會者充分瞭解各項技術的研究成果、特點與應用場合。

D27 金屬製程創新技術論壇

蔡孟修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模具工程系 副教授

吳佳璟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模具系 助理教授

金屬材料為工業之母,經過鑄造、鍛造、銲接、表面處理等製程技術,生產製造相關產業所需零件。本論壇將聚焦在金屬關聯應用產業因應循環經濟與智慧製造趨勢下之創新製程技術,如積層製造、微粒子表面處理、模具模擬、製程模擬等,但不僅限於此,歡迎相關領域專家學者針對上述議題分享研究成果及應用案例。

D28 智能光機電整合應用於產業發展技術

顏仲崑 義守大學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 助理教授

王紹宇 國立聯合大學機械工程學系 助理教授

智能光機電整合是一種先進的技術,將光學、機械與電子元素融合在一起,以實現更高效、更智能的產業發展應用為目標。此技術在各種產業中都有廣泛的應用,包括製造業、醫療保健、農業、交通運輸等領域。透過感測、分析及控制系統實現更智能、更高效的應用,其有助於提高產業的生產效率、質量控制與資源利用率,並在未來的科技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因此,本論壇主要著重於智能光機電整合的多領域探討並實現於產業的應用,期望為產業發展帶來更多機會與挑戰。

E13 智慧製造與場域技術應用

黃建堯 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儀器科技研究中心/智慧機械與製造組 研究員

智慧製造場域技術應用範圍廣泛,由點、線、面擴及至各種應用情境,從單一設備的智慧化到產線機台聯網技術。可細分為:感測器技術、物聯網技術、產線製程/檢測優化技術、周邊廠務智慧化技術、生產管理與排程技術、工控資安技術與淨零碳排技術。由前端感測器層到後端管理層皆應用智慧製造與人工智慧(AI)技術,而非僅是單一製程或設備智慧化,場域方可稱為完整的智慧製造場域。本論壇歡迎上述場域相關技術應用投稿,共同研討智慧製造場域技術應用。

E14 二維材料異質磊晶、材料分析、元件製程與應用

蔡淑如 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儀器科技研究中心 副研究員

二維材料,如過渡金屬二硫族化物、石墨烯、與六方氮化硼,為層狀材料,層與層之間靠凡德瓦爾力堆疊,當透過相同材質做異質元素摻雜或不同電性材料堆疊,可對材料的各種物性(例如電子結構或能隙)作調諧,以提升元件的效能,引領具前瞻性且高效能元件應用的開發,應用範圍包含電學、光學、生醫感測、綠能、及半導體方面等。本論壇將邀請並歡迎二維材料異質磊晶、材料分析、元件製程與產業應用相關專業領域之專家與學者參與,藉由前瞻技術之發表與學術交流促進相關學術與產業的合作與應用開發。

E15 X光投影顯微術及光學儀器開發

徐名瑩 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實驗技術研發組 助研究員

本論壇提供X光投影顯微術實驗結果及光學開發相關論文交流討論

E16 智慧機械工程技術與應用論壇

潘國興 國立聯合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副教授

陳紅章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助理教授

智慧機械,是在傳統機械裝置裡內建認知運算技術(如:人工智慧、機械學習或深度學習…等)與機器對機器通訊裝置,使機器能夠自行推理、解決問題、做決定並採取行動。現今最常見的智慧機械是機器人、智慧製造系統與自動駕駛汽車,這些智慧機械系統無需人為干預即可完任務。智慧機械相關技術方興未艾,未來將大程度取代人工。本論壇徵稿主題以智慧機械相關技術發展與智慧機械應用為主(不為限),藉由專家學者互相觀摩,期使本國智慧機械技術更進一步。

E17 仿生科技與應用

藍國瑞 中興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助理教授

賴渝翔 國防大學 機械及航太工程學系 助理教授

仿生科技以自然界的設計原則為靈感,結合生物學、工程學和資訊技術,致力於解決各領域的挑戰。本論壇旨在探討仿生設計、仿生機器人和仿生感知系統等領域的最新發展和應用,重點討論仿生科技於機械工程領域的創新技術、研究進展和實際應用案例,並通過分享成果來促進跨學科思想碰撞,探索仿生科技在各個領域的潛力。

E18 奈微米製造技術在綠色科技或新興科技領域之應用

李其源 元智大學/機械系 特聘教授

「奈微米機電系統」即是藉由奈微米之製造技術,將機械元件、感測器、致動器及積體電路整合在共同之基材上,其相關技術已實際應用於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智慧穿戴裝置、遊戲機、消費性電子、物聯網、人工智慧、汽車安全氣囊、車輛胎壓計、MEMS麥克風、血壓計、生物晶片、環境監測、國防及航空…等。本論壇歡迎與奈微米製造技術在綠色科技或新興科技不同應用領域如工業4.0、智慧製造、人工智慧(AI)、生醫等新興熱門科技之投稿。

E19 生物醫學工程論壇

劉承揚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系 教授

生物醫學工程論壇為新興的整合性工程論壇,將專業的機械與電機相關工程知識與技術應用於生物醫學領域,為醫學診斷、治療和健康照護提出解決方案,開創新一代醫療技術(Medical Technology),例如智慧醫材、醫療植入物(人工關節、牙根、骨釘骨板)、人機工程虛擬實境應用於高齡復健醫學、人工智慧於醫療之應用、醫學影像、生醫感測器晶片設計與製造、生醫光電系統、藥物控制釋放、精準放射治療、智能型生醫材料、細胞治療、再生醫學以及生物能源材料等,協助臨床醫師提升診療效能,引領個人化精準醫學風潮,升級健康福祉科技產業。

E20 智慧感測與能源監控應用論壇

劉瑞弘 南臺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系 副教授

杜哲怡 中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 助理教授

響應2050淨零碳排政策,各產業從資訊數位化、智慧機械、能源應用等方面,積極進行減碳與碳中和的改善。因應此需求,設備端的感測技術、設備或工廠的整體監控技術、整合整機系統應用等技術因應而生。 本論壇旨在交流前述技術下,工業感測技術開發、能源系統監控、設備性能分析等相關研究發現與成果。徵稿主題包括:感測器模組設計/開發、訊號量測與實驗、能源/綠能監控應用、製造設備運轉數據分析以及其他相關議題等。

E21 感測、量測與檢測技術

謝宏麟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機械工程系 副教授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及工藝技術的精進,感測、量測與檢測技術已被廣泛應用於各種領域或場合中,相關領域如:半導體業、精密機械業、航太業、電子業及醫療產業等皆可見其身影。為了因應各產業需求,相關技術持續推陳出新,然而每一項技術的提出都伴隨著其優點、缺點與限制,如何開發符合產業未來需求(高性能與多功能)的感測、量測與檢測技術是相當值得探討的研究課題。本論壇著眼於探討各式感測、量測與檢測技術的最新發展現況,擬透過相關學者及研究團隊的論文發表與技術分享,使與會者充分瞭解各項技術的研究成果、特點與應用場合。

E22 智慧創新科技及其應用

李建輝 嶺東科技大學資訊科技系 助理教授

邱敏棋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應用科技研究所 博士

智慧創新科技的廣泛運用已深刻改變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和社會運行,這些應用基於先進的感測、計算、通信和控制技術,具備自主分析、學習、適應和執行任務的能力,已在各個層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舉例來說,物聯網使物品能夠連接到互聯網,智慧健康技術則革新了醫療診斷和監測的方式,人工智慧推動了處理和分析的智能化,智慧能源技術致力於提高能源利用的效率和環保性,工業智慧製造技術則優化了生產流程和效率,實現了設備預診斷與健康管理。同時,智慧教育改變了學習方式,智慧城市則在城市運行中綜合運用各種智慧科技。這些領域的持續演進引領我們踏入了全新的科技時代。徵稿主題涵蓋智慧與創新科技及其應用為範疇。

E23 人工智慧技術與分析論壇

陳德發 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 教授

劉晉嘉 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 教授

應用人工智慧(AI) 和機器學習(ML),可提早預測關鍵事件,進而採取預防措施,以避免問題發生,以達成製造過程中最重要之目標-提高生產力、增加產量及縮短週期時間。本論壇徵稿主題以人工智慧技術及分析發展為主。徵稿主題包括:人工智慧、智慧製造、及其他相關議題等。

E24 Advanced Technologies for Smart Manufacturing

蔡明峰 國立聯合大學電子工程學系 教授

Smart Manufacturing is now an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which reduces the factory labor. Therefore, the application of robot arms and auto guided vehicle are essential automation technology. The application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loud storage and big data analysis are essential technologies which connect, analyze and control machines in smart factories. Backed by the strong support from industry and leading academic institutions, the 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has become the premier gathering place where visionary, ground-breaking research meets leading industry experts in the field of smart manufacturing. In this special symposium, we take smart manufacturing as the main body thus aims at exploring how to construct smart manufacturing architecture for the Industr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of Things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ubmissions of high quality papers describing mature results or on-going work are invited. Subject Coverage (Topics of interest include but are not limited to the following):

1. Advanced data capturing and networking technology for smart manufacturing

2. Advanced manufacturing and logistics with Internet of Things

3. Advanced manufacturing and logistics with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4. Interoperability of smart manufacturing systems

5. Data sharing and acceptance of smart manufacturing systems

6. Advanced security and security issues for smart manufacturing

7. Adaptation algorithms and prediction techniques for Industry

8. Automated reasoning techniques of incidents and evidence analysis

9. Simulation tools for smart manufacturing systems

10. Advanced auto guided vehicle technologies for smart manufacturing

E25 智慧製造與智慧能源應用技術

謝秉澂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機電工程學系 助理教授

本論壇旨在交流智慧製造與智慧能源相關的計算力學、動態模擬、決策控制、診斷預測、系統整合、製造效率與節能的多目標優化等創新應用技術。徵稿主題包括:電腦輔助模擬分析、即時感測與監控、機電整合、數位雙生、智慧工具機/機器人、創能/儲能/節能技術及其他相關議題等。

E26 人工智慧能源技術與工機具製程材料開發

徐昌鴻 亞東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 副教授兼系主任

鄭善仁 亞東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 副教授

本論壇主要討論幾個研究議題,第一個主題為工業4.0自動化設備發展、機器人控制、人工智慧演算法以及自駕車及其馬達控制設計等研究成果,第二個主題為工機具製造生產技術、能源開發研究、材料與製程等新技術發展,歡迎相關研究學人可投稿至本論壇進行分享與交流研究成果。

E27 智慧檢測與模擬分析應用論壇

林克默 南臺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 教授

智慧檢測與模擬分析廣泛應用於多個領域。在製造業中,這些技術實現工廠自動化,提高生產效率,確保品質,節約能源,並優化生產排程。這些應用提供了效益和環保優勢,推動了電動車技術的發展,提高了製造業的競爭力,並在實現可持續發展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在電動車方面,它們優化電池管理,提高電池壽命和續航里程,改進車輛控制,節省能源,實現自動駕駛技術,並確保供應鏈高效運作。

E28 智慧與先進車輛科技論壇

林似霖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車輛科技研究所 助理教授兼任教務處註冊組組長

本次論壇旨在集結車輛行業的專家和學者,共同展望車輛科技的創新趨勢和未來發展方向。本論壇期盼您能分享珍貴的研究成果和新洞見,共襄盛舉,為推動車輛產業的智慧進步共同努力。誠摯邀請來自各個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士踴躍投稿,大家一同攜手創建一個更智慧、更安全的車輛科技未來,期待您的參與!

E29 先進材料、元件/電路與系統技術

陳勝利 國立聯合大學電機資訊學院 教授兼院長

陳勛祥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電子工程學系 助理教授

1. Advanced Material Technologies: Materials informatics, Materials for 3D printing, and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Nanostructured/ nanoscale materials, Materials for energy and next-generation photovoltaics, and green technologies, Battery technology and Advanced materials for extreme conditions

2. Advanced Device/Circuit Technologies: FINFET, Nano devices, Power devices, Two-dimensional material devices, Silicon photonics, Quantum optics, Sensors and Memory devices, Smart circuit design/verification, Circuit EMI Countermeasures

3. Advanced System Technologies: Deep learn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Smart system, and MEMS system, Data storage, Data transmission, and Internet of things (IoTs), Sensor networks, System integration and Instrumentation

E30 智慧預診與應用

鍾官榮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機電工程學系 副教授

本論壇主要目的為探討應用現代人工智慧~機器學習方法診斷各類設備、裝置或產品的現在狀態健康與否,或是基於現時資訊預測未來可能發生事件時間點或量測的物理量,例如設備剩餘使用壽命、溶液內某一物質濃度等應用。

E31 光機電技術與應用

沈志雄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機電工程學系 教授

林俊佑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機電工程學系 教授

光機電技術融合了光學、機械工程和電子工程的原理,廣泛應用於精密量測、影像辨識、通訊和存儲。在許多科技與產業領域有重要的研究與應用,包含有機器視覺、物件辨識與影像處理、生產自動化、自動駕駛、無人機導航、以及光機電感測晶片、光學共焦顯微鏡和光學相干斷層掃描、非侵入性精密量測領域,如干涉儀和光學掃描儀被用來精確地測量物件的各項特性、量子計算、智慧醫療等領域都有重要應用。光機電技術在當前和未來的科技發展中都擔當著重要角色。

E32 智慧光機電技術與發展

賴嘉宏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智慧自動化工程系 助理教授

簡育欽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智慧自動化工程系 助理教授

因應產業永續議題及綠色能源應用刻不容緩,導入低碳化、智慧化、節能等相關技術應用於機械產業有其急迫性,本論壇旨在討論與企業發展永續議題相關之智慧自動化相關技術導入,如熱流分析模擬、風機設計與分析、加工製造最佳化、綠色能源應用技術,主軸在於應用智慧自動化相關技術導入結合產業現況題之相關研究。

E33 智慧光機電技術與發展

陳奇夆 國立中央大學機械工程學系 教授

智慧光機電技術為一個新興技術領域,它在光機電技術的基礎下再融合智慧的理念或技術,讓這整合的系統、裝置或設備的功能更多、更強。尤其,近幾十年來,隨著光機電技術與人工智慧的發展,已在許多科技與產業領域中,看到相關的應用概念與研究成果。本論壇主軸在於探討應用或融合人工智慧的理念或技術於光機電整合系統、裝置或設備中的新興科技或技術之交流,歡迎對本論壇有興趣的研究者,踴躍投稿並參與本研討會相關活動。

E34 智慧光機電元件與系統應用

賴永齡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機電工程學系 特聘教授兼工學院院長

謝孟璋 國立中山大學海下科技研究所 助理教授

隨著光機電技術的快速演進與人工智慧科技的開發與應用蓬勃的發展,各種先進光學量測、光學檢測感測技術、物聯網技術、智慧機械技術的開發應用與創新成果持續被提出;同時在工業4.0智慧製造也是國際科技發展的新趨勢,智慧光機電物聯網元件與系統的開發與應用全面發展,各種光機電整合的智慧系統開發應用邁向全新的紀元。智慧物聯網元件如同智慧系統的感官,透過聯網可將智慧系統感官的資訊透過網路傳回後端系統平臺,並儲存於資料庫。透過運用儲存於後端系統平臺資料庫所收集的感測數據,可做為大數據庫分析與人工智慧網路模型的學習訓練。將學習訓練好的人工智慧模型應用於智慧系統。本技術論壇主題為智慧光機電元件與系統應用,包括光學量測、光機電機構設計應用、智慧物聯網元件與系統及人工智慧應用於影像辨識、影像檢測系統開發、影像瑕疵檢測、研磨加工模擬系統、智慧專家系統等各種光機電整合的智慧元件與系統開發應用。

E35 創新科技與服務系統

白凢芸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教授

葉子明 國立金門大學管理學院 特聘教授兼院長

數位時代中服務系統設計、執行和創新科技正日益影響著生活和工作,本論壇旨在探討創新科技應用於服務系統和最新趨勢、挑戰和機會,本論壇主題包含: 服務系統創新、數位轉型、創新科技的應用、永續和倫理等。藉由與會者的參與以及建設性的交流,希冀本論壇能為理論發展與產業發展帶來新的洞見和機會。

E36 智慧生活與應用

王朝興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電機工程學系 教授

林昭志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電機工程學系 副教授

人工智慧已漸漸擴大及深入我們的生活,未來的智慧生活與應用,是希望可以利用科技創造更便利、更舒適的生活方式,包含如:智慧家庭、智慧工具…等應用。此外,智慧教育可以利用科技創造更有效率、更有趣的學習方式,如:個人適應性線上課程、虛擬實境的教學環境…等應用。還有,智慧檢測可以利用科技提高生產或檢測的品質和效率,如:電力線礙子檢測、電塔檢測…等。本論壇歡迎業界及學界有關智慧生活與應用之論文投稿。

E37 智慧電子系統應用論壇

劉堂傑 逢甲大學電子工程學系 教授兼系主任

梁詩婷 逢甲大學電子工程學系 副教授

電子系統係半導體晶片為基礎之自動化控制與計算元件,有效改善一般儀器裝備體積、功率消耗的重要組成元件。近年智慧科技興起,帶動新一波電子晶片需求風潮,也加速儀器設備的自動化功能,提昇智慧服務的功能。本論壇係以微電子系統與智慧應用為主題,歡迎相關之先進投稿參與,共同分享交流。

E38 新興科技開發與應用

王宜達 國立宜蘭大學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 教授

邱信霖 國立宜蘭大學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 助理教授

新興科技正處於當今世界的關鍵地位,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區塊鏈、生物技術、量子計算、虛擬/擴增現實、5G通信都是當下廣為人知的新興科技。然而,除了上述科技之外,還有更多新興科技正在萌芽開發中,以加速未來科技與工業的發展。本論壇旨在交流新興科技開發與應用,包括:先進功能材料、感測應用、機電整合、控制率、演算法及其他新興科技議題。歡迎各界人士共同前來研討交流,您的寶貴見解和經驗都將在這場論壇共同激盪啟發。

E39 人工智慧及智慧物聯網元件與系統應用

賴永康 國立中興大學電機工程學系 教授

隨著半導體晶片先進製造與設計技術的快速演進,電腦運算裝置效能的提升,人工智慧網路模型的開發與應用正蓬勃地發展。另一方面5G beyond無線通訊網路技術、智慧物聯網元件與系統的開發與應用,使各種光機電整合的智慧系統開發應用邁向全新的紀元。智慧物聯網元件如同智慧系統的感官,透過聯網可將智慧系統感官的資訊透過網路傳回後端系統平臺,並儲存於資料庫。透過運用儲存於後端系統平臺資料庫所收集的感測數據,可供大數據庫分析與人工智慧網路模型的學習訓練。學習訓練好的人工智慧網路模型可供整合應用於人工智慧及智慧物聯網元件與系統。

F10 創新科技與科技教育

姚凱超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 特聘教授

黃維澤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 特聘教授

創新科技與科技教育兩者相輔相成,產業的進步需要科技創新,科技人才培育需要予以銜接產業之訓練。科技在產業上的應用,亦愈趨智慧化與多元化,尤其近年來工業4.0和教育4.0的來臨,人工智慧的應用無所不在,更是讓新興科技帶動著各種產業技術創新和學習上的變化。此論主軸在於創新科技(工程或技術本身之創新)與其新興工程技術教育(課程革新與評估、教具設備系統、創新教學;學習策略、課程發展與教材研發等)之相關研究。

F11 新興人機互動與數位科技應用

廖錦文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所 教授

本論壇聚焦於新興人機互動與數位科技於技術教育與工程教育的應用,歡迎對本論壇有興趣的研究者,踴躍投稿並參與本研討會相關活動。

F12 AI對於企業管理實務啟發與探討

林宜君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會計學系 副教授

人工智慧與大數據分析浪潮興起,對於商業實務之商業模式與管理實務效率應用等等,影響改變甚大,例如機器學習對於消費資料運用及影像科技傳輸,加速ERP運用,也影響會計人員會計帳務處理方式。本論壇主要探討科技工具應用對於商業實務影響,另外也探討未來商業人才結合當今科技工具,可能產生工作方式改變及管理效率影響。

F13 科技教育課程與教學人才培育論壇

陳啟東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教授兼教育學院院長

鄭曜忠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師資培育中心 副教授

隨著科技快速發展,工程/科技教育界也正面臨著一個重要的轉捩點:如何整合先進的科技工具,創造出更加有效、富有啟發性的課程,並培育下一代的教學專業人才。此論壇的目的在於創建一個交流平台,分享研究成果、最新的教學方法和創新的科技工具應用。我們鼓勵從理論到實踐、從基礎研究到教學策略的各種主題投稿。不論您是已有豐富經驗的研究者,還是正在培養新觀念的年輕學者,或是熱衷於科技教育的教育者,我們都熱切期待您的參與。

投稿主題可以包括但不限於:新興科技在教育中的應用、數位時代的教學策略、跨學科的科技教育課程設計、培育科技教育人才的挑戰與機會等等。 此論壇不僅是一個分享研究的平台,更是一個鼓勵創新、尋求合作和啟發新思維的場所。您的投稿將有機會為教學領域帶來深遠的影響。誠摯邀請您的參與,讓我們共同探索工程/科技與教育的無限可能!

研討會議程 口頭報告議程 海報發表議程 工程論壇議程 學生論文競賽 會場資訊

 重要日程

論文徵稿日期
2023.6.15-2023.9.25
          2023.10.31

審查結果通知
2023.10.11
2023.10.31

論文定稿上傳截止
2023.10.20
2023.11.08

活動報名與繳費
2023.10.11-2023.11.12
(2023.10.31前早鳥優惠)

研討會舉辦日期
2023.12.1-2023.12.2